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5节(1 / 2)





  才走到阶下,只听身后一女子脆生生道:“贵妃姐姐留步。”

  柳贵妃闻听此言,转过身来,果然见正心殿门外立着一年轻女子。

  那女子年纪不过二十出头,一张圆脸,俊眼修眉,清丽脱俗。她身上穿着一袭雨过天青色软烟罗褙子,一条青葱色高腰襦裙,双臂挂着月白色披帛,头上挽着个望月髻,斜插着一只乌木芙蓉簪,两耳挂着水玉玲珑坠儿。暑热的天气,这样的打扮当真教人眼前一亮。

  柳贵妃眼见此女,眼中精光一闪,朱唇一弯,泛出一抹笑意:“玥嫔妹妹,不在里面伴驾服侍,出来做什么?”

  玥嫔亦莞尔回道:“陛下在里面听见端阳公主的声音,吩咐嫔妾出来瞧瞧。姐姐同公主既已来了,不妨进去。陛下向来爱重姐姐,又疼爱公主,想必不会怪罪。”她话中有话,显然是在暗指柳贵妃母女两个恃宠生娇。

  柳贵妃如何听不出来,面上毫不变色,浅笑道:“陛下既有严令,本宫何敢不从?端阳没听明白,声量高了些罢了,她一向是最为听话的。”说着,顿了顿,话锋一转又道:“玥嫔妹妹来邀本宫进去,可是奉了皇上的旨意?不然,岂不是妹妹自作主张?皇上近来是格外宠爱妹妹些,然而妹妹也别得意忘形,触犯了忌讳。”说着,竟也不再理会玥嫔,带着端阳公主扬长而去。

  待柳贵妃母女两个走远,玥嫔方才一笑,淡淡说道:“到底是柳贵妃,姜还是老的辣。”说着,就要转身进去。

  守在门上的太监,连忙上前两步,躬身道:“玥嫔娘娘,贵妃娘娘适才留了一碗燕窝雪梨汤,说是进上的。奴才不能擅自进去,可否请娘娘捎与皇上?”

  玥嫔正欲说倒了它,转念一想,笑道:“给本宫罢。”说着,便自那太监手中接了提篮,摇曳着腰肢,踏进门槛。

  那太监守在门上,擦了一把额上的冷汗,看了看天色,长叹了一声。

  柳贵妃重回殿内,还未进门,便听里面一声暴喝:“江南水患,流民四野,灾情严重至此,尔等竟想不出半分对策,还在这里讲这些狗屁倒灶的虚泛之言!一个个无能至此,将来如何承继社稷!明日若再思索不出个良策,必定革尔等俸禄!出去!”

  玥嫔听见如此动静,便知皇帝正在训斥皇子。这情形尴尬,她也不便进去,遂避在门边。

  少顷,只见里面出来几个身着蟒袍,头戴金冠的青年男子。

  打头一个,容长脸面,长条的身材,眉清目秀,却一脸灰白,出得门外,更不看旁人一眼,大步离去。

  余下那几位,也鱼贯而去,唯独一人,步履微顿,向她点头招呼了一声,方才出去。

  玥嫔在门前略停了停,方才示意宫人掀起珠帘。

  迈步其中,只觉屋中四下弥漫着龙诞香的烟气,屋中前方设一方红木四角包铜桌案,桌上设着紫檀木刻竹叶纹笔悬,蕉叶白莲叶托荷端砚,冰裂纹青瓷水盂。一旁架子上,书瓶满架,黄铜鸭嘴炉子中正吐着袅袅青烟。

  这行宫虽不比京城,但其内家具陈设,奢华精致,丝毫不逊于大都。

  德彰皇帝坐于书案之后,一手支着额头,双眉紧蹙,似是十分烦恼。

  玥嫔缓步上前,轻轻道了一声:“皇上。”

  德彰皇帝并未睁眼,只是应了一声,又问道:“柳贵妃同端阳,回去了?”

  玥嫔回道:“是。”说着,又笑道:“贵妃姐姐担忧皇上龙体,所以亲自炖了燕窝雪梨汤给皇上送来。”

  德彰皇帝便问道:“既是如此,她怎么不进来?”

  玥嫔微笑道:“姐姐本是要进来的,但听闻皇上正处置政务,未有通传不得入内,所以没曾进来打扰皇上。”

  德彰皇帝鼻子里笑了一声,睁开了眼眸,睨着玥嫔:“她竟这般知道进退?若是如此,又怎会放纵端阳在外头肆意吵闹?!”

  玥嫔看着德彰皇帝眼角边的纹路,细细长长,斜入鬓中。那双眸中精光闪烁,似能看穿人的一切心事。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,她的额上竟禁不住泛出了细密汗滴。

  已是五十岁的人了,依旧是这般精力旺盛,心思慎密,仿佛万事在握。

  这位德彰皇帝,十六岁便领兵西南平定异族叛变,十八岁宏安门外斩杀二王,逼宫迫使先帝改遗诏登基。称帝三十余年,军政大权尽数牢握手中,前朝后宫,无不尽在掌握。即便到了如今这个年岁,她在他跟前,依旧能明显的感受到那帝王的权威。自己在他面前,仿佛依旧是那个才入宫的,孤苦无依、任人摆布的小女孩儿。

  然而相及自己的女儿,相及那个人,玥嫔心底里生出了些许的勇气,不多却足以支撑她同这个皇帝周旋下去。

  她低眉一笑:“端阳公主不知皇上严令,又到底是母女连心,为贵妃姐姐着想也是情理之中。”

  德彰皇帝却冷哼了一声:“母女连心,却不曾想到朕是她的父亲!朕早已吩咐了下去,她们母女前来,守门的太监必定一早相告。她竟还要硬闯,可见是全不将朕这个父亲放在心上,满心只有她母亲的荣宠!这所谓母女连心,亦可说是拉帮结派,心中唯有他们自己!”他越说越怒,竟将手在书案一拍:“后宫这些女人当真是了得,竟将朕的子女一个个教导的满心只有他们自己的私利,全无天下苍生社稷!朕的太子,又是个无能懦弱之辈,这将来要如何继承大统?!”

  玥嫔听皇帝谈及皇储事宜,不敢随意接口,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。

  这太子,乃是先皇后王氏所生。王皇后难产,临终前拼着一口气,硬是等德彰皇帝吐口封其子为太子,方才闭眼。

  德彰皇帝同王皇后是少年夫妻,情分极好,便也分外看重这个孩子,自幼对其期许甚高,便也管教甚严。太子三岁上书房,十六岁之前一直住在养心殿后的燕喜堂中,日日为皇帝亲自看管。

  德彰皇帝性格强横,太子任有半分错处,轻则训斥,重则鞭笞。天长日久,太子便也养成了个懦弱庸碌的性情。待他年岁渐大,皇帝有时同他商议朝政,他却全无半分主见,只知唯唯诺诺附和上言。皇帝见他这等无用,心中便日渐不满起来,曾数度动过废太子的念头。然而因太子并无大过,又念着同王皇后的旧日情谊,方才拖延至今。

  然而太子会变成如此,同他这个皇帝父亲有着脱不开的干系。

  此事宫中无人不知,但谁也不会在德彰皇帝面前提及。

  太子如今的处境,可谓如履薄冰。

  德彰皇帝发了一通怒火,目光落在这玥嫔身上。见她今日一身素淡装扮,暑热天气里,倒是让人眼眸清爽。且玥嫔性格乖觉文静,不似旁的妃嫔,御前强说强笑,叽叽喳喳的令人烦躁。

  也便是因此,他才多宠了她几分,此番下江南,也带了她一并前来,准她御前服侍。

  玥嫔是十六岁入宫,至今也有四年了,从入宫那年小产了一次,至今年初方才又生下了一位公主。他这个年岁,已能当她的父辈了,她却来当了他的妃嫔,用鲜花一般的年纪服侍了他。

  何况,玥嫔只有一个女儿,同后宫纷争全无干系。

  想至此处,皇帝的心中生出了无限爱怜,那腔怒火也尽数消散。

  他握住了她的手,温言道:“还是你合朕的心意,这一路车马劳顿,也真是委屈了你。若有什么不到之处,只管吩咐下去。不必管什么越制与否,在外头也就不讲究这些了。”

  玥嫔不料皇帝竟说出这么一番话来,陡然一惊,连忙赔笑道:“皇上抬爱,服侍皇上是嫔妾份内之事。”又说了些自谦之言,将皇帝哄的心花怒放。

  她在御前又待了片刻,伺候皇帝吃了午饭,心里惦记着事情,便借口小公主要照料,告退出来。

  皇帝在正心殿书房,向着几个儿子大发了一通脾气,喝退了众人。

  这兄弟四人出得门外,太子是向来不同旁人来往的,掉头便往自己的寝宫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