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节(1 / 2)





  周夫人被周大人骂的一愣一愣。

  完全懵了!

  白池初不是没人要吗?怎地还扯上了太子,二皇子和墨家。汴京城里的夫人们,背地里哪个不说.......莫不都是口是心非?

  周夫人脸色苍白。

  周大人没管她怎么想,骂完就警告了她,少去招惹白家,别说其他人,若是太子知道他周家上白家去提了亲,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。

  周夫人这才知道害怕。

  之后周大人又递给了她一张请柬,千叮咛万嘱咐,“皇后真正想见的是谁,你自己心里要有数,皇后是个聪明人,咱就没必要在这节骨眼上去争,记住,万事不可操之过急。”

  周夫人听懂了,太子看上了白池初,但皇后不一定看得上。

  但周姑娘不懂。

  要说这汴京城里谁与白池初的恩怨最多,当数她周姑娘。

  上回白府的二姑娘白婉凌看上了一根珠簪,恰好周姑娘也看上了,两人虽说心里喜欢,但面上都在谦让,本也不会闹到不愉快的地步,谁知白池初从中插了一脚,维护了她白家妹妹,将珠簪往周姑娘脸上一比,摇了摇头说,“这珠簪适合脸小的,周姑娘脸圆,带这个不适合。”

  周姑娘同白池初理论,白池初压根就懒得理她,随手丢给了她一块琉璃镜,“我说的对不对,你自个儿看看不就知道了?”

  那镜面刚好照在周姑娘脸上,周姑娘不瞧都难,这一瞧,镜面里的脸确实是个圆脸,再配珠簪,正如白池初所说,只会将脸显的更大。

  周姑娘气的不轻,认为白池初不但嚣张,还故意侮辱她。

  从此之后,梁子就算彻底结下了。

  缘分有好也有坏,周姑娘同白池初的之间,属于后者,自从两人结下梁子之后,周姑娘才发现,哪里都有她白池初的影子。

  周姑娘喜欢太子。

  太子喜欢的偏偏是白池初。

  周姑娘为了元夕夜能见到太子,半月前就开始打扮,元夕当夜更是在凉风下守了几个时辰,好不容易等到了太子,太子却连正眼都没瞧她,只顾着寻白池初。

  周姑娘一急,指着桥头包括她哥哥在内的一堆人说道,“太子若是想找白姑娘,何不问问那些人。”

  太子还当真去问了。

  结果可想而知。

  回宫之后太子的反应和周大公子没什么两样,倒没闹着要死要活,只是茶不思饭不想,皇后看不过去,才有了今儿这场宴席。

  仇人见面分外眼红,周姑娘将脸转了个方向,看都不往白池初脸上看。

  白夫人落座后倒不似周夫人那般尴尬,大大方方地同周夫人点头笑了笑,就似昨日什么都未发生过。

  白夫人递了个台阶,周夫人也知道顺着下,上头皇后的话一起,周夫人也跟着符合了两句。

  说来说去,都是围着白池初。

  “将来也不知道谁家有福分,得了这么位可人儿。”几句之后,皇后便提了重点。

  前头那些夸白池初的话,周姑娘暂且还能捏着手指头忍气吞声,皇后这话说出来,周姑娘就按耐不住了。

  皇后能如此说,那是因为皇后不知道白池初的为人,要是知道了,皇后怎么可能会喜欢她。

  周姑娘开口前先是捏着帕子笑了一声,似是不经意见的一个玩笑,“娘娘有所不知,白姐姐前儿还对妹妹说过,这汴京城里喜欢她的人,能从城东排到城西,这话妹妹算是信了,元夕那夜,桥东底下一群的公子爷,少说也有一二十人,都是在等姐姐。”

  屋内鸦雀无声。

  白池初暗自叫苦。

  估计白夫人此时恨不得将她炖了。

  为了保命,白池初只好为自己狡辩,“花艳惹眼,岂能怪花的错。”

  话音刚落,屋外就响起了一道醇厚的声音,“好一句花艳惹眼。”

  来人正是陈帝,一身明黄的龙袍气势压人,身后还跟着太子和安王。

  众人均起身行礼。

  白池初脚底下没站稳,身子一歪,打翻了脚跟前的香炉,白池初突然想起大哥对安王的形容: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跃跃知道很多宝宝都来了,谢谢你们!呜呜呜,感动。

  男主出现啦!(女主和男主已经交过手了,下章应该会讲到。)

  第4章

  白池初以为,那不过只是假象。

  安王是陈帝的幼弟,如今陈帝年过四十,双鬓已生白,安王却才二十出头。

  当年安王的生母去的早,宫里头又没个人照应,先皇干脆赐了府邸,早早封其为王爷,派人一位老先生和几位老嬷嬷陪着他住进了王府。

  出宫时安王才五岁。

  人人都说安王是不得先皇的喜爱才会被扔到了宫外,没想到,这一扔反倒让安王避开了那场夺嫡的纷争,侥幸地活了下来。

  如今不过是一位无官无职的闲散王爷,对谁都构不成威胁。

  皇上也从未将其放在眼里,不闻不问了这些年,也不知为何,近日却频频召见。